摘要: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实现夏粮丰收对于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稳定物价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决策部署,唐山市供销社多措并举开展服务“三夏”农业生产工作,狠抓服务确保夏粮丰收。
据悉,今年“三夏”期间,全市供销系统夏收夏种总面积近3万亩,预计6月20号开始夏收工作。全系统购进尿素、一铵、二胺、复合肥、钾肥等21万多吨,确保“三夏”期间农资质优价廉,供应充足;设置为农服务中心366个,联合收割机785台,播种机618台,日烘干能力5000吨,为服务“三夏”生产提供保障。
田间地头党旗红
全市供销社系统把做好“三夏”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等重要批示指示的切实举措,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扎实推进“三夏三抢一线党旗红”活动,坚决打赢打好“三夏三抢”攻坚战。在市社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市社成立了夏收夏种工作队,全面统筹负责“三夏”工作落实。按照“统一部署、压实责任、分秒必争、协同作战、颗粒归仓”的指导思想,统筹全市供销社系统力量,形成整体合力,完成涉及县(市、区)的小麦收储任务和麦收后的玉米播种任务,确保农资供应,全力服务“三夏”农业生产。
健全组织保生产
组建“三组两队”,其中夏收工作队由省、市、县供销社抽调人员组成,县供销社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担任本县的夏收工作队队长。市社协同各县社做好人员管理、协调保障、作业实施等工作,结合实际巡地情况,按照地块编号,制定每天的收割计划及具体的收割路线,实现每个地块“定人员、定时间、定机器、定路线”,按照计划存放到指定库房,严密组织收割、运输、加工、管理等工作。市社工作队统筹协调,提前筹划做好收割机、运输车和仓库的准备,指挥该区域的小麦收储工作。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科学调配人员力量,严密组织夏收夏种各个环节,实现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做到五必察,察地块、察人员、察农机、察仓库、察备播;五必盯,盯现场、盯运输、盯过磅、盯入库、盯产量;五必核,核实地块、核实农机、核实车辆、核实仓库、核实票据。
把握农时抓“三抢”
“春争日,夏争时”,“三夏”田间作业须做到“抢收、抢种、抢浇”。全市各级供销社通过行政推动、基层企业带动,落实落细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农时一天不耽误,麦地一块不落下,农田一亩不撂荒,全力以赴抓好夏收、夏种、夏管。市社夏收工作人员盯在地头,确保收割工作有序开展,不漏一个地块。每个县的收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天。提前做好国有大型粮库联系对接工作,做好粮食入库的充足准备。确保小麦收获完成后,马上进行称重、签字,快速转运至仓库,达到标准后及时入仓。
农资保障“国家队”
全市供销社系统发挥农资供应“国家队”、“主力军”作用,有效满足“三夏”生产农资需求。认真落实保供稳价机制,带头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储备“蓄水池”淡储旺供作用,确保在重要农时、关键时刻供得上、供得好。各县(市、区)供销社严守农资质量和价格两条底线,农资经营企业按照“诚信供销”的要求,推行商品明码标价,建立完善购销台账,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严把农资商品质量关,坚持“三证”不全不购进、渠道不正不购进、质量低下不购进,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进入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真正让农民买的放心、用的安心。
提升本领强服务
各县(市、区)供销社不断强化自身建设,主动适应农业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转型的需要,依托基层供销社、庄稼医院、综合服务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基层服务组织,创新服务模式,推行全程托管、订单服务、技术承包等服务形式,开展测土施肥、配方用药、技术咨询和农民培训等服务,帮助农民了解化肥特性、使用条件和科学施肥方法,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安全用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积极协调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部门关系,统筹好人员、物资、车辆,密切关注气象、运输等方面的动态,确保大型农机安全、有序、快速通过,不停顿、不阻滞,切实帮助系统各类经营服务主体打通农资供应、农业生产服务、农产品流通等卡点堵点,实现机械组织到位、及时作业到位,确保颗粒归仓、应种尽种,实现丰收。
今年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优势和经营服务优势,通过优化供应服务、严格质量管理、带头稳定价格,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在确保夏粮首战告捷、确保全年粮食丰产丰收中做出了不懈努力,为坚决维护粮食安全贡献供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