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解读 > 内容

唐山市供销合作总社关于推进土地托管服务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06-01 10:40     来源:唐山市供销合作总社
【字体: 】     打印

土地托管,是指部分不愿耕种或无能力耕种者,把土地托给各类服务主体,在不改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收益权和国家惠农政策享有权的前提下,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生产。为进一步提升供销社在新型农业社会化进程中的服务水平,发挥供销社在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根据《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办公室关于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冀供销办字〔2019〕21号),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一)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是顺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需要。当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短缺,土地耕种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推广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可以有效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难题,使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二)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是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质量农业、现代农业、规模农业的需要。通过土地托管,优化了资源配置,降低了农资、水电等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生产效率、生产效益、规模化经营程度和科技兴农水平。推进土地托管服务,构建现代为农服务体系,从良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通过合理种植、科学管理、智能配肥等方式实现集约化经营,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三)开展土地托管服务是新时代供销社践行为农服务宗旨的需要,也是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需要。供销社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长期扎根农村、熟悉农业,组织体系比较完整,经营网络比较健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善,有条件、有能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也有助于拓宽经营服务领域,壮大经营实力,提升社会形象。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社对今年工作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农业现代化、服务规模化、经营市场化的目标,以土地托管服务为重点,整合为农服务资源,搭建为农服务平台,积极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等问题,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三、工作目标

立足耕、种、管、收、加、储、销等环节,为分散农户提供一项或多项“订单式”半托管服务;为成规模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保姆式”全程托管服务。

2019年,每个县级社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同比增长35%以上,全市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25万亩以上;到2020年,全市土地托管半托管服务面积达到250万亩,力争达到300万亩。

四、大力发展土地托管服务主体

以各县(市、区)供销社为主导,以供销社全资、控股或参股的涉农企业为依托,以乡镇基层供销社为服务载体,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拓展纽带,联合其他经营主体,对大田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实行统一管理服务,以合同形式约定服务内容,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收益权的前提下,履行合同约定的各项服务内容。

(一)社有企业要当好开展土地托管服务的生力军。以供销社全资、控股或参股(35%及以上)的农业生产、流通和加工企业为依托,建设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为农民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储、销等系列化服务,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及品牌培育、基地建设的一条龙发展模式。

(二)引导扶持有土地托管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服务。积极培育引导扶持有服务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农机作业、农资配送、统防统治、收储加工、产品销售、农民培训等环节,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储、销等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供销社现有人才、资源,以股份制形式整合农资、农技资源开展土地托管服务。

(三)联合其他经营主体,共同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大力实施开放办社,广泛吸纳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入社,采取股权合作、项目合作、业务合作等形式,共同推动土地托管服务。

五、托管形式

土地托管的形式灵活,大体上可分为全程托管和半托管两种形式。

(一)全程托管服务。各类土地托管服务主体与农民签订土地托管服务协议,打破户与户之间的界限,实现土地成方连片,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分配的“保姆式”全程托管服务。在土地托管服务中,积极推行标准化种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订单农业;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等。大力推广玉田陈家铺乡供销社“互联网+农业全程土地托管服务”经验。

(二)半托管服务。根据土地托管服务协议,各类土地托管服务主体向农户提供秸秆还田、深耕疏松、生产资料联采直供、种肥同播、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收、烘干、储存、加工、销售等一个或多个环节的服务,按低于市场标准收取一定服务费用,农户根据需要自愿选择服务内容,土地种植收益全部归农户所有。半托管包括劳务托管和菜单托管两种。劳务托管,农户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劳务项目委托给托管方承担,农户负责种子、化肥、农药、水电等全部农资投入。菜单托管,农户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某个时段的劳务项目委托给托管方,托管方按劳务项目获得报酬。大力推广滦州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经验。

(三)根据唐山实际,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托管范围由大田粮食作物向丘陵山区经济作物延伸,服务手段由机械化服务向全产业链科技进步提升,服务重点由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服务对象由小农户拓展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等。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市社成立推进土地托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主任蔡春奎任组长,副主任张树勤、副调研员杜九如任副组长,合作指导处、联合社秘书处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合作指导处,负责日常性工作。各县级社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对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制定出台实施方案,把这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心里做。

(二)强化政策支持

各县级社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争取专项用于支持为农服务组织发展的资金,争取“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对土地托管项目的支持,争取科技及人才等要素的加入,集聚各方力量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三)强化典型带动

各县级社要及时总结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召开观摩会、座谈会、学习考察等形式,加强交流互鉴,以点带面,扎实推进。打造“唐山模式”,推广“唐山经验”,传递“唐山声音”。

(四)强化考核调度

市社已把土地托管服务纳入系统工作考核内容,也纳入到改革重点任务、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年活动考核内容。各县级社务必高度重视,明确工作重点,落实专门人员,层层传导任务,层层压实责任。要加强统计规范化建设,做好土地托管联网直报工作。每月20日前上报当月土地托管工作开展情况,市社将适时开展督导调度。

附件:1—1.滦州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经验

1—2.玉田陈家铺乡供销合作社经验

附件1-1

“地怎么种” “由谁来种”

——滦州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经验

滦州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百信”)位于滦州市滦州镇杨家院村,是滦州市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成员社,成立于2010年3月,注册资金800万元,下设52个村级分社,入社成员1.3万户,主要从事花生、玉米、小麦、水稻及果蔬种植的土地托管服务。为有效解决农村土地零散闲置,农民“地怎么种”“由谁来种”的问题,百信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较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合作社成功探索出了生态绿色循环发展的现代农机服务管理新模式——“两管、三标、五统”,“两管”即在不改变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对农民土地分别实行土地托管和土地入股经营管理方式。“三标”即农产品实现无公害、绿色、有机,提高农民种植成果的附加值。“五统”即农民土地经营管理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2018年中国合作经济学会全国百强合作社排名第8位,2019年农民日报社评选中国500强排名第38位。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滦县花生(东路花生)的使用权,承接国家花生风险评估站和河北省农作物绿色防控试验站建设,发展模式在《农民日报》头版予以刊发。

合作社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主要设计了规范的“半托”、“全托”、“入股”三种服务模式。“半托”型,根据合作社提供的从种到收各环节的服务项目,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自愿选择一项或多项服务内容。“全托”型,社员向合作社缴纳生产全过程的各种服务费,土地收益归农户所有,这样既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权不变,又保证了在土地上获得的收益。

近年来,合作社重点发展了土地入股模式,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农民可以获得每亩地最低保障收益300元,村集体可以获得每亩地服务费30元。取得纯收益后,每亩地农民再分得60%,合作社分得40%。这样不但解决了村委会零收入的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目前,滦州市及迁安市14个村中入股土地面积从每村200亩到3000亩不等,土地入股总面积超过2万亩。土地经营权入股业务已成为合作社仅次于土地托管的第二大主营业务,成功带动农户3000多户。

合作社以科技为先导搭建科技创新平台,与多家科研院所单位合作,以省油料产业体系雷永首席专家团队为技术支持,以本地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服务小组为纽带,以先进的农机设备为支撑,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引进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走发展订单农业的路子。

合作社紧密联系农业上下游企业和农户,通过土地托管能够帮助农民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打通了怎么种、种什么、销给谁的环节,让农民降低了投入、增加了收入,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附件1-2

创新全程社会化服务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玉田陈家铺乡供销合作社经验

玉田县陈家铺乡供销合作社位于河北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2015年由县供销合作社和集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下辖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农资企业、120个农资连锁经营网点、45个村级综合服务社,现有社员1985户,员工55人,入社土地1.5万亩。该社组建以来,率先推行“互联网+农业全程土地托管服务”,带动农户1.8万户,助农增收1600多万元。该社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社标杆社。

一、强基础、添装备,增强服务能力

该社先后投资5000万元兴建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场,完成了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粮食现代化存储库、农产品保鲜气调库等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132台套,组建农机作业队和植保专业化服务队,农机日作业能力9500亩,年承接耕种收、统防统治全程农机化服务订单10.5万亩。在托管服务过程中,率先推行了“农业全程托管服务”,开展农资供应、集中耕种、科学管理、测土配方、飞机飞防、收割贮运、优价销售等全产业链服务。并实行统一调度、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开展技术培训、统一机具维修、统一联系跨区作业,还在每台作业机械加装远程电子监测设备,实现了对每台机械作业进度和质量的实时监测,不仅省工、省时、省力,还让老百姓省心、省钱。

二、引智力、增活力,强化科技支撑

该社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先后作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研究生工作站、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训基地、中种集团--中种国际示范农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相继建立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小麦优良品种繁育基地8个,连续承担着科技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农村部粮食高产创建及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和中间性试验等农业项目10余项,引进京玉16、农华101、油绿3号等试验示范新品种60余个。每年召开新品种、新技术宣介会、现场观摩会等不同规模的会议30余场次,为示范区内的农户、种田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引导社员农户依靠科技实现增收。

三、抢市场、促流通,搭建网络平台

该社率先与“农合网”合作,构建了“网上联合社”,实施“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服务、物联网+销售”等模式,开展质量追溯、信息服务和定单服务,年签订网上定单3.5万亩次,农产品销售量达5500多吨,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连续几年,合作社实施了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喷多效”等多项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服务,减少农药用量及成本50%以上,平均每亩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降低50—150元,农机服务降低20—30元,标准化生产产量增加10-20%,订单种植产值增加150—400元,年亩增收250元以上。合作社拳头产品“麻山碧玉”牌优质小麦、玉米、大白菜等销往京津唐和俄罗斯等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