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解读 > 内容

初心与使命 城乡融合 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发布时间:2019-07-15 10:38     来源:唐山市供销合作总社
【字体: 】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他做出的一系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党“三农”工作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第三篇

城乡融合,让农民生活更美好

李明

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三农”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理事

01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城乡融合的“三步走”计划。到本世纪中叶,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就要成熟定型。那么,城乡融合与实施乡村战略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李明:

我们现在提出来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这种道路和乡村振兴战略实际上是一体的。城市和乡村作为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社会领域,能不能处理好城乡关系,这和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是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程度,和破除二元结构、达到新型城乡关系,是完全一致的,是同步同向的。

02

城乡融合发展跟过去我们常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城镇化又有哪些异同?

李明: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我觉得其实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目标。在这个过程里边,逐步达到城乡的互动。比方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成为农民工,这实际上是一个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城乡互动的一个过程。还有一部分,就是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农业的发展。我们国家现在是农业上使用无人机最多的国家,可见我们农业的发展在某些方面还是非常快的。这样的城乡关系就越来越紧密,达到城乡融合,它是城乡一体化的一个发展阶段,将来基本上会达到城乡一体。

城乡一体并不是说把农村都变成了城市,而指的是公共政策的均等化、公共福利的平等,这是一体化的含义。

那么城乡融合,实际上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里边实现的,最后达到城乡一体化的这样一个结果,实际上就是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我们国家现代化一致的目标。

03

城乡融合后,城与乡将以什么样的形象和谐共生呢?

李明:

等到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时候,并不是说城市和农村完全一致,而是指城市有城市的样子,农村有农村的样子。农民不再是一个身份了,农民变成了一个职业。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有些人可能就愿意到农村去工作和生活,自己承包一块地,做一个新农人,而有些人可能就习惯于城市的生活。这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状态,我觉得这都是一个新的社会发展现象。

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随着农业农村不断现代化,农民将是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最快的一个群体。比如像浙江,他们搞的千村示范工程、厕所革命等等,就感觉好像比我们有些城市的社区做得都要好。一看到这里山清水秀,非常宜居,就会特别向往。

04

近年来,城镇化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城乡之间在经济水平、社会福利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要实现城乡之间资源充分流动、社会福利基本公平,需要破除哪些制度上的障碍?

李明:

实际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的,包括乡村振兴战略,都是作为我们国家“三农”工作中的顶层设计来考虑的。这些年实际上我们看到关于涉农的相关法规发展还是非常快的,特别是从制度角度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我们国家是下了很大力气的。

农村的发展,是在整个发展中最有发展空间的。这样的发展不单对我们国家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人类发展,解决贫困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范本和贡献。

 

来源:三农中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