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政策解读 > 内容

关于乡村产业兴旺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5-10 10:26     来源:唐山市供销合作总社
【字体: 】     打印

乡村产业兴旺要避免产业单一化,实现多业并举,必须尊重农业特点和乡村发展规律,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手工业、融合产业,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和乡村社会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农业和农村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乡村产业兴旺要始终体现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通过组织创新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真正让农民成为产业兴旺的发展主体和受益主体。

“典型很好,我们学不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放在了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首位,这不仅因为产业支撑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还在于在市场条件下乡村产业兴旺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乡村之所以衰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乡村缺乏产业支撑。一些“新农村”建设,由于没有产业发展甚至削弱了产业发展的条件,反而使农民陷入了新的困境。尽管人们千方百计试图振兴乡村产业,也进行了各显其能的尝试,但面对各地树立的典型,人们的态度大都是。问题就在于没有找到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仅就乡村产业兴旺的几个问题做些探讨,旨在思考如何发展乡村产业和发展什么样的乡村产业。

一、产业兴旺要走乡村经济多元化的道路

提到产业兴旺,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自然会联想到乡村过春节时家家户户喜欢张贴的两个条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反映的正是乡村生产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乡村的生产类型是丰富的和多元的,有多样化的种植业、养殖业;有丰富多彩的乡村手工业;有大田的农业生产,还有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的庭院经济;更有现代社会发展形成的乡村休闲度假等新型产业类型。乡村产业的经营主体也是多元的,有农户为主体的产业类型,也有合作社、农业企业、外来资本为主体的产业。

从农民自身需要出发,多业并举、此消彼长、彼此促进和融合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特征。乡村经济的多元化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好处:

1.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

农民要吃五谷杂粮,要消费肉蛋奶和新鲜蔬菜,其中大部分是可以自给自足的。正是多样化的种植和养殖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需求,维系了“去货币化”的消费方式。尽管农民的货币收入不高,但并不因此降低生活质量,就是得益于这样的自给自足“福利”。

2.乡村经济多元化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

曾经有人设想要推动乡村生产的专业化,一村生产一种东西,进入市场后获得货币收入,生活所需要的农产品全部从市场购买。这样既可获得规模效益,又繁荣了市场。

一是市场风险

这一设想遭到了现实的打击,,农民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通过市场获得预期的现金收入,也不能直接消费满足生活需求,致使农民生活陷入困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