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供销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河北、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安排,聚焦为农服务主责主业,持续深化综合改革,不断夯实服务体系,扎实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建设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2024年2月,荣获省社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一等奖。
一、聚焦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
一是打造为农服务平台。开展农资配送、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等全方位农业社会化服务。分层级打造覆盖全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二是优化农资供应和服务。巩固省、市、县三级供销社农资企业联盟,夯实全市供销社系统农资经营网络。指导系统内农资经营网点开展农资经营,扎实做好“春耕”“三夏”期间农资保供稳价工作。三是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功能,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等14类农村产权应进必进、有序流转,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和开展“阳光三务”工作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规范完善村级事务公开平台,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农村集体建设项目,农村集体采购等进入平台交易,通过“市场手段”让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正、规范、高效。四是开展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活动。组织参加京津沪渝“四市一省”供销市集,携带板栗、红薯干等14种名优特色农产品参展,促进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出河北、走向全国。举办“消费帮扶新春行动”“消费帮扶金秋行动”专项活动。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提振发展信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在机关科室、社属企业中组织开展“人人建言献策、齐心共谋发展”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汇集智慧,群策群力,认真梳理汇总,深化成果转化,采取措施逐一研究解决,用新发展理念统一思想,强化在发展中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发展意识,初步形成整体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推进社企改革。推进企业经营板块和改革发展布局,聚焦主责主业,降低运营成本,优化资产整合。制定系统方案,提升恒丰大厦、恒丰大酒店等内外部形象,打通交通循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优质资产运营收益。三是做好主营业务。及时做好食盐存储、调运和供应,确保全市食盐安全和市场稳定;推进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项目,冀东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落实以旧换新政策,供销商贸公司组织副食品交易市场“第12届年货大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站式购齐服务,展销商品达万余种。四是加强项目建设。服务中国供销集团在唐投资项目,与中国供销集团、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供销粮油公司等汇报、沟通,到玉田、曹妃甸等项目属地县区对接。建立健全《中国供销集团在唐投资项目台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推动项目有序实施。目前,“中农批遵化农产品智慧物流园”等3个项目已完工投产。五是健全规章制度。出台《领导班子成员包联社有企业工作方案》,完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发挥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参与企业管理,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制定《社有企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度考核办法(试行)》,构建激励与约束机制。六是防范化解风险。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从细从小从实抓起,认真排查金融债务、涉法涉诉、企业经营、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廉政等各类风险。就回收债权、资产运行等重要风险点,成立工作专班,紧盯关键节点,制定专项工作方案,依法依规推进解决。积极推进与文旅集团等国企平台对接,探讨通过包装项目、投资入股、引入金融机构等方式,推进恒丰大厦抵押查封等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债务风险,确保全系统安全稳健运行。
三、聚焦城乡融合,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一是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荐“遵化磨盘柿”为供销合作社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创新流通业态,乐亭呔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9家系统企业成为“河北净菜”进京蔬菜供应重点单位。二是提升日用消费品服务水平。完善县区为中心、乡镇为枢纽、以村庄为终端的三级县域流通和寄递物流体系,提升末端共同配送水平。加强县域集采集配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遵化市供销社成立集采集配运营中心,建成2500平米的日用消费品集采集配分中心和2500平米的快递分拣中心,实现“线上一键下单、线下专车配送”,畅通“日用品下村、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三是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落实河北省供销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规划,加大“绿色农资”销售力度,扩大有机肥、水溶肥、缓释肥等新型增效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采购供应。玉田县作为“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建设高标准绿色农资示范点。打造玉田林西镇供销合作社绿色农资展厅,全方位展示特色农产品20余种。四是推进再生资源网络建设。抢抓以旧换新政策机遇,依托市再生资源公司、市土产公司冀东旧货交易市场、市冀东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中心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平台,进一步增加服务功能、延伸产业链条,开展收废、分拣、初加工的一站式经营,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与中国再生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废旧物资分拣中心,包括废钢、废旧金属、废纸、废塑料等收储、加工和分拣,目前正在市主城区二环线附近选址。
四、聚焦夯实基础,提升基层供销社发展水平
一是持续推进基层供销社建设。通过联合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等途径,带动134个行政村、6.5万农民。遵化市石门一村供销合作社采取“村社共建”的模式,建设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带动本村低保、五保户劳动力50余人。二是落实“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加强对基层社资产、财务、业务、人员等进行统一管理,探索实行资产管理、网络运营、项目建设、人员调配等一体化模式。建成遵化、滦南、迁安、迁西4个服务功能全、社会形象好、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示范基层社。三是开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十项服务。以市、县、乡三位一体的供销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组织体系为载体,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规模化服务。开展综合信息、产品销售、品牌打造、农资供应、农机作业、农技指导、项目代办、财务代账、金融惠农、档案管理十项服务,打造上下贯通,集经营性、公益性和政策性于一体的服务平台。
五、聚焦政治建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一是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党纪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制定《关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推动机关和社有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按要求开展各项学习教育。组织书记讲党课、专题中心组学习、为期2天的读书班、谈心谈话和警示教育等活动,抓好支部党纪学习教育的督导推动,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理论成果,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推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扎实开展民主生活会,坚持不懈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常态化作风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严肃机关工作纪律的通知》,落实“吃喝风”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强化违规吃喝问题的监督力度,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尤其是斩断风腐勾连链条。开展廉政提醒谈话,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责任,促进廉洁从政、廉洁用权,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用力纠“四风”、树新风。
2025年工作谋划情况
2025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市委工作安排,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与农民利益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运作更高效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贡献力量。
一、提升为农服务综合能力
以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为抓手,立足“三农”工作大局,完善体制机制,拓宽服务领域。一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善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 形成流通主导、网络支撑、产业融合、协同服务新机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做优供销品牌。二是做好农资保供稳价。持续开展“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开展测土配方、化肥减量工作,加大有机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和高效低毒农药供应力度,开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销售模式,确保农资量足价稳。三是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发挥平台作用,配合做好农村集体“三资”整治和“阳光三务”公开工作。丰富平台功能,加强宣传培训,严格落实“七统一”管理模式,推进14类交易品种“应进必进”,为农村产权交易提供优质、规范、一站式服务。
二、加强社有企业改革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积极抓整合、调结构、强管理、防风险,推进企业经营质量和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一是抓好企业整合。围绕市委市政府对供销社的定位和要求,突出为农服务主业,结合企业实际,重点打造“为农服务、商贸流通、再生资源、商业运营”4个板块,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二是抓牢产业调整。强化供销社企业姓农属性、为农使命和务农本份,培育骨干企业,重点在推进乡村振兴、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力。以全市特色农产品为切入点,通过股权投资、业务对接等方式,围绕标准种植、产地加工、冷链仓储、品牌运营、市场营销等,探索实行集采集配、品牌经营、统一管理等模式,提供全产业链一条龙服务,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和中央厨房配送三大网络。三是抓实项目建设。积极对接中国供销集团,重点建设唐山市废旧物资回收分拣中心及回收网点等4个项目,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三、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结合全国总社“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和省社“补网强网用网行动”,完善流通服务网络,优化生活服务供给。一是培育流通主体。加强与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对接合作,积极培育净菜进京企业,紧密联结种植基地,促进资源共享、业务联动,努力让“唐山净菜”成为“北京好菜”。二是完善流通网络。推进产地、销地、集散地农产品市场建设,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探索发展田头冷链服务,推广“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创新流通业态。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发展直供直销、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模式,助力产销对接,展示“唐农”形象,切实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供销作用。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全面巩固为农服务阵地,提升基层社发展质量,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将基层社建设成为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一是推进“村社共建基层社”,围绕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与村两委合作,通过直接领办、龙头企业带动、融合共建等方式,引导基层供销社开展统防统治、农机作业、产品购销、快递物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等业务,畅通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通道。二是提升基层社运行质量,分类改造薄弱基层社,打造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推进“县基一体化”管理,加快实现资产管理、网络运营、项目建设、人员调配的全面一体化。新培育示范基层社。三是打造典型亮点。重点培育“玉田、遵化、迁西”、“迁安、滦州”、“丰南、丰润”和“滦南、乐亭”基层社典型片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标杆。
五、持之以恒抓好党的建设
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不断深化纠治“四风”,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行动上的自觉。以组织创建“四强”党支部和党组织创A为抓手,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根本宗旨,以优良传统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着力加强日常管理,持续深化党章党规教育,将廉政风险防范“嵌入”具体业务工作中,抓小抓早,防微杜渐,引导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主办单位:唐山市供销合作总社
联系电话:0315-2823135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 网站标识码:1302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