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唐山市供销合作总社202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7-27 09:29     来源:唐山市供销合作总社
【字体: 】     打印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供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系统改革发展,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

一、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备春耕、保供给

全社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全市供销系统共储备调运蔬菜、水果、肉禽蛋等鲜活农产品2024吨,消毒用品、药品、防护用品42715件。有序开展市、县两级食盐配送,密切关注市场,保障商贸流通,供销冷库坚持运营不涨租,储存冷鲜货品3000吨。二是全力做好春耕备耕服务。把打赢打好春耕农资供应攻坚战作为市委市政府对供销系统的重要考验,按照“备足货源、优化结构、统筹平衡、调剂余缺、精准施策、保供稳价”要求,组织所属农资企业、规模较大的农民合作社做好农资市场分析预测,加紧筹备货源,确保农资货源充足、及时。严把进货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开展诚信守法经营,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依托14家农资经营企业、282个生产性为农服务中心、516个庄稼医院、5588个农村综合服务社,搞好农资商品的经营、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等服务,积极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让农民得实惠。全系统共储备化肥78381吨、农药398吨、农膜584吨,以及部分中小农机具、农机配件。三是大力助推脱贫攻坚。积极动员和组织所属企业、县(市、区)供销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积极组织资源调配。及时督导县级供销社与扶贫部门有效对接,充分掌握当地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电商扶贫。40家涉及贫困户的农民合作社开展产销对接,在社区生鲜店设立30个“扶贫专柜”,帮助解决滞销、难销农特产品,保证了广大农户的经济收入来源。

二、加快推进基层社改革,密切与农民的利益联结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强。连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提升年、规范年、创新年、突破年活动,177个基层社实现全市乡镇全覆盖,销售额占全市系统90%以上。着力打造滦南、乐亭和迁西、遵化2个省级基层组织示范片区。已培育8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县级社(下辖12个县级社)、26个基层社标杆社。二是提高基层社发展质量。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途径,推进基层社改造提升,增强经济实力,提升服务功能。已改造完成30家薄弱基层社,完成省达任务。三是积极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推广“两社融合”试点经验,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239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209个,实现市、县、乡镇三级全覆盖。四是加强与村“两委”的联合共建。主动对接村“两委”,吸纳村集体经济组织入社,新建村级基层社128家,实现了党组织“政治优势”与合作组织“经济优势”的有机融合。

三、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改革,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一是深入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打造生产、服务、公益为一体的为农服务体系,已发展12个县级、177个乡镇级农村综合服务中心、5588个农村综合服务社(站),市级中心正在加快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农村综合服务网络初步成型。积极开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站)星级创建活动,已培育93个星级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站)。积极融入省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体系建设,配合省社开展滦县、迁安试点建设。二是大力建设新型庄稼医院。对现有516个庄稼医院进行升级改造,增加技术推广、信息咨询、农机具应用、测土配方施肥等功能,提供多方位、系列化服务。三是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方式。着力推进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规模化服务。全系统土地托管半托管面积达到325.08万亩,统防统治、配方施肥、农机服务面积达到384.74万亩。

四、加快推进传统流通网络改革,更好服务保供稳价和农民增收

一是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7个平台与全国总社“供销e家”对接,发展社区电子商务站2268个,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51.84%。二是大力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农产品集散地批发市场建设,联合区供销社、生姜种植大户,建设丰润生姜批发市场,打造“丰润大姜”地理标志产品。三是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以市农产品销售公司为龙头,依托3100亩生产基地、4500立方米冷链仓储设施,建设50家供销社区生鲜店,满足9万户居民生活需求

五、加快推进社资社企改革,推动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供销集团班子,明确部室职责,出台资产优化配置、重大项目投资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全力做好金融、经营、法律、廉政、安全生产等风险防控。二是着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建设社区生鲜店、电动汽车充电、特色农产品市场等项目,推动社企从“流通领域”向“多领域”拓展升级。三是大力推进企业联合合作。广泛吸纳系统外企业加入供销队伍,开放办社企业54家。

六、加快推进联合社治理机制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健全“三会”制度。市供销社正积极筹备“第四次社员代表大会”情况,制定了“四代会”筹备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力争三分之二以上的县级社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二是完善行业指导的运行机制。增强县级社统筹发展能力,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规范农民合作社及联合社发展,共同打造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三是理顺社企关系,健全出资人制度。着力深化社有企业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供销社出资人监管权力责任清单,强化社资委对防止社有资产流失、提高监督效能、实现社有企业和资产不断发展壮大的监管责任,指导县级社建立社资委和资产运营机构,市社和12个县级社全部成立了社资委。

市供销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市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完善体制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网站地图